.jpg)
Pizza: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(上集)》(香港:有種文化,2012年7月)。總304頁。HK$78。
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》(簡稱《那夜凌晨》)是香港地道的網絡作品,內含大量粵方言、潮語,還有數之不盡的粗言穢語。原作連載於「高登」討論區,因其精彩布局,於網民間引起轟動。據悉,《那夜凌晨》Facebook 專頁超過40,000「粉絲」,網上點撃率逾 200萬次,有網民自發為小說創作歌曲及製作廣播劇,導演陳果亦計劃將故事拍成電影。《那夜凌晨(上)》是作者Pizza的首本小說,在推出的一個月內,總銷量已逾10000本,成績非常理想,讓不少衛道之士大跌眼鏡。
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,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自由發表作品。近年來,網絡小說愈來愈受重視,台灣冒出了九把刀,內地推紅了韓寒,香港呢?以這次爆紅的《那夜凌晨(上)》來說,水準其實平平,精於謀章布局,但疏於遣詞用字。相對而言,無論布局及文筆,其實都比不上另一位網絡作家「向西村上春樹」。可惜的是,向西只寫「甜故」,走低俗路線,作品難登大雅之堂,真要擇一推介的話,還是讀《那夜凌晨》好。
據作者Pizza《那夜凌晨(上).序》中所言,小說在旅行途中創作,原本只寫了頭四回,某晚上載高登後,不料引起了網民迴響,於是繼續創作。就現實而言,頭幾回的布局,也的確是全書寫得最好的(作品出版前想當有經過修訂,或已與連載時的原貌不同)。
欣賞作文,主要著眼於三個方面:(一)故事,(二)結構,(三)文辭。《那夜凌晨(上)》的故事與結構都不俗,或可選作教材,前提是文句必須有所刪訂。其實,課堂有限,佳作太多,網絡文學本可略而不談,但我又覺得,網絡作品對學生來說較為親切,看到年紀相若、寂寂無聞的年青人因創作網絡故事而成功,或可鼓勵他們也試著創作與發表更多作品吧?
《那夜凌晨》全書304頁,個人經驗,在凌晨與清晨間閱讀,兩天已可閱畢全書,耗時不多,頗能配合香港人的速食文化。謹將《那夜凌晨》故事引子、Facebook 專頁、網民所創歌曲及廣播劇轉貼如下,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一看(注意,作品含大量潮語及粗口):
Facebook 專頁:
ISoFeel創作歌曲--那夜凌晨:
廣播劇:
故事引子:
故事講述主角游梓池坐上凌晨時分的紅van回大埔,紅van穿越獅子山隧道後,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,整個香港空除了我們十七個外就無一人,究竟發生甚麼事……
奇怪的是,就我們肉眼所見,當我們乘搭的這台通宵小巴,如常從旺角道出發,以大埔太和為終點,穿越獅子山隧道後,地球上其餘的70億人口,竟於一瞬間全然消失。
一台小巴,17個乘客,隧道過後,我們成了人類文明的最後17人。
究竟,發生了甚麼事?
我的名字叫游梓池,26歲,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。
奇怪的是,就我們肉眼所見,當我們乘搭的這台通宵小巴,如常從旺角道出發,以大埔太和為終點,穿越獅子山隧道後,地球上其餘的70億人口,竟於一瞬間全然消失。
一台小巴,17個乘客,隧道過後,我們成了人類文明的最後17人。
究竟,發生了甚麼事?
我的名字叫游梓池,26歲,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